台南夜市號外  壹號版
在地文化
    在地風情

總 爺 藝 文 中 心

總爺藝文中心

位於臺南麻豆的「總爺藝文中心」原為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的「總爺工廠」及「本社」,於一九一二年一月正式啟用開始營運。 二次大戰結束,糖廠由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接收,歷經多次改組、合併經營,最後於一九九三年關閉。一九九八年進行拆除廠房工程時, 麻豆鎮文史工作者與當地居民意識到,這個與曾與麻豆人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記憶即將被清除, 便積極向政府提出保留的訴求。一九九九年十一月,臺南縣政府正式公告總爺紅樓辦公室、廠長宿舍、招待所、紅磚員工餐廳、日式庭園,以及百年樟樹群為縣定古蹟。 昔日載運甘蔗的老火車頭、糖廍榨石也被保存下來。
緊鄰藝文中心的「蔴荳古港文化園區」,保有清領時期遺留的港埠遺址,並設有「倒風內海故事館」。這兩個園區記錄了麻豆區自遠古至近現代的發展與變遷, 也可說是臺灣歷史的縮影。


總爺藝文中心園區腹地大,佔地四點三公頃,免門票參觀。包含四棟古蹟:紅樓、招待所、紅磚工藝館,及廠長宿舍;總爺小舖、中山堂、原總爺國小、蔴荳古港文化園區等。 園區內還有大草地與樟樹大道。以前總爺糖廠內有設立輕便道車站,行駛與台南、麻豆間的「五分車」,現今已經全拆除。
「廠長宿舍」為離地架高的單層日式木造建築,屋內採和室設計,利用移動拉窗和隔扇來變化空間與調節光線。細緻典雅的工法、壁畫與雕花工藝、富禪意的空間營造, 伴隨屋內散發出的淡淡木質香味,給人一種寧靜溫馨的和諧感。宿舍四周約有一千多坪的庭院,種植各式花草樹木,包括榕樹纏繞著椰子樹的「樹中樹」奇景、七弦竹等, 南側的日式庭園則設有打水井、洗石子材質打造的「石燈籠」。宿舍如今由「薩圖爾咖啡」經營,成為能夠坐下來細細品味日式氛圍與精品咖啡香氣的精緻空間。




「文夏故事館」為紀念「寶島歌王」文夏傳奇一生對台灣影視音文化的貢獻,選定文夏出生地麻豆設置紀念館,就位於總爺藝文中心裡。 本館展覽以文夏生命故事為主軸,利用影音同步技術,以七大主題、七個說故事的人帶領民眾閱讀文夏的豐富人生。




藝文中心園區內原本的「總爺國小」,一九四七年創立,原名「台糖第十小學」,二○○八年經台南縣政府將總爺國小與文正國小合併,引起地方抗爭,最後仍難逃廢校命運。 原校區由文化局總爺藝文中心進駐成了行政區,並改建教室為駐村藝術家工作室、宿舍,也是總爺兒童藝術學苑。
與招待所側方廊道相通的是昔日員工用膳之處「紅磚餐廳」,正門為白色、優美的仿巴洛克式門飾,在紅磚的襯托下更顯得清新、明快。餐廳地板採磨石子工法, 四周牆面多開窗,但因西、南兩側有寬闊的廊道,陽光無法直射進室內,可想像當年的用餐空間是舒適柔和且自在的。椅靠窗邊或站立在廊道上, 一眼望去盡是開闊的草地、景觀生態池、庭園與公共藝術,身處融合綠帶生態的建築中,整體氛圍讓人更覺心情舒暢。整修後的側邊牆面仍保留有部分的原始建築痕跡, 室內空間現為展示空間。


鄰近園區主要入口處的「紅樓」建於一九一一年,原是明治製糖株式会社本社的辦公室,於一九一二年正式啟用。這棟以紅磚建造的長方形洋樓風格建築歷經多次增建, 呈現簡樸、穩重、有序的空間格局;木造的室內樓板、八角裝飾扶手梯、屋樑椼架與小露臺欄架,非常古樸雅致;樓層窗戶開口的上緣中央以拱心石裝飾, 強化了整個立面線條分明的層次變化。此縣定古蹟於二○○八年二月完成修復工程,現今作為「藝文展覽空間」。遊客漫步行走在這個開放、明亮的寬敞空間裡, 除了可以感受原建築物作為辦公室,重視工作績效與嚴明管理的特色與結構,也能沈澱心情,細細品味展覽品的藝術文化之美。


「招待所」原為員工俱樂部,是日本京都式的兩層樓木構造雅屋。這座雨淋板式建築,以長條木板為牆身、木框糊紙隔間, 木質的柔和調性再搭以銅製花型落水鏈(排水風鈴),處處散發著懷古的人文氣息。招待所的格局具備左右對稱的協調性, 一樓中央為寬廣的交誼廳,兩側及二樓為房間,相對於具嚴明管理特質的磚石廠區建築,這裡是一處可讓人放鬆、休憩、互相交流的空間, 現今則規畫作為室內展覽區。